1901年他租借海外荒地999年建了“新福州” 现成海外“中国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在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州,有一个小镇叫诗巫,它的另一个名字是新福州。这里住着几万名讲着福州话的华人,他们的祖先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福建省迁移过来。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了一片繁荣的乐土,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缔造者,就是黄乃裳。
黄乃裳出生于1849年,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自幼聪明好学,后来接触了基督教,成为了一名教徒。他参加了科举,成了举人,但是他的理想并不是做一个官僚。
当时的清朝,正被列强轮番羞辱,作为沿海省份的福建,更是见惯了洋人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可朝廷仍然腐败落后,不思改革。
黄乃裳亲眼目睹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他的弟弟黄乃模,也在那场战争中牺牲了。黄乃裳悲愤不已,他认识到,变法是国家发展的必然,不变法,大清必亡!
他加入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维新运动,试图推动中国的变革。但戊戌变法投错了对象,光绪根本就是个有名无实的挂名皇帝,变法施行了没几天就失败了,他被迫逃亡,回到了家乡闽清。
在闽清,黄乃裳看到了百姓的苦难,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愧疚。他想,既然在国内无法改变什么,不如到海外去寻找一片新天地,给自己和同胞们一个新的希望。
他带着家人移居了新加坡,蕞后在女婿的推荐下,他发现了砂拉越的拉让江流域,这里有一个小镇诗巫,当时的砂拉越是英国的保护国,由第二代拉者查尔斯·布鲁克统治。
诗巫的土地面积很大,但人口很少,大部分都是原始森林,没有开发。
黄乃裳一眼就看中了这里,他觉得这里有着无限的可能,只要有人来开垦,就能变成一片沃土。他决定,就在这里建立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城市,一个“新福州”。
他与砂拉越的统治者签订了一份租赁条约,获得了这片土地999年的使用权,以及不用服兵役、不用纳税、可以使用***械、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等等优惠条件。
黄乃裳租下了诗巫后,就开始了他的移民计划。他在福州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带着他们乘船前往砂拉越。他们经历了艰难的旅途,有些人中途放弃,有些人在路上生病,把灵魂留在了大海上。
但黄乃裳没有放弃,他和他的同伴们一起,面对着瘴气、野兽、蛇虫等各种困难,开荒种地,建房筑路,建立了一个新的社区。他们引进了橡胶,使得他们的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他们还建立了学校、教堂、医院、报社等机构,传承和发展了中国的文化和信仰。他们与当地的原住民和其他族裔也和平相处,互相尊重和帮助。
黄乃裳本来可以成为这个社区的领袖,但是他却选择了退出。原因是他拒绝了当地政府强制他们种植鸦片的要求。
他知道鸦片是一种毒品,它曾经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他不愿意让他的同胞沉沦,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也惹恼了当地政府,被驱逐出境,再也没有回到诗巫。
他回到了中国,加入了孙中山的革命团体,为中国的民主和自由而奋斗。他在1935年去世,享年86岁。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的故事。
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砂拉越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个消息让诗巫的华人感到既兴奋又忧虑。他们兴奋的是,可以享受更多社会福利,可他们又怕中国文化被同化,被遗忘。他们决定,要在诗巫建立一个中国文化的基地,让自己的传统和信仰得以保存。
他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作。他们建立了中文学校,图书馆,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还创办了报纸,传播中国的新闻,观点。用自己的汗水和热情,为诗巫打造了一个中国文化的瑰宝。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诗巫的中国文化,不仅得到了华人的认同,尊重,和支持,也吸引了其他族裔,甚至外国人的兴趣,赞赏,和参与。诗巫的中国文化,成为了诗巫的魅力,诗巫的品牌,诗巫的灵魂。诗巫的中国文化,也为诗巫的经济,社会,和旅游,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诗巫的发展,繁荣,和进步。
诗巫,也从蕞初的千余人,成了现在30多万人居住的都市,成了马来西亚的旅游胜地。这一切,都离不开诗巫的华人,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坚持,热爱,和创新。他们的故事,是一部华人奋斗的传奇故事,也是一部诗巫的历史,一部马来西亚的历史,一部中国的历史。
黄乃裳的事迹,后来被砂拉越的统治者所赞扬,他说:“福州人为砂拉之家产。”他的后代,也继续在诗巫生活和工作,他们保持了福州人的习俗和语言,也融入了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他们把诗巫建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观光。
感谢你看完我的文章,如果觉得知识有趣,还请:
1:为我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马来西亚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