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厂房土地信息 > 正文内容

【芯观点】“民族之光”SilTerra面临被抛售折射马来西亚半导体之殇

  在2020年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总体吃紧之际,近日业界传出鸿海竞购马来西亚8英寸晶圆代工厂SilTerra的消息,不少分析师多从鸿海集团的业务版图入手阐述这则交易的可行性,舆论之下,鸿海集团大有志在必得之势,但SilTerra特殊的身份往往有意无意被忽略,它曾是马来西亚根正苗红的半导体制造的“民族之光”。

  另外,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马来西亚本身也是我国集成电路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占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进口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进口额近240亿美元,考虑到中国2020年芯片进口预计将连续第三年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这240亿美元算下来看似占比不高,但也并不是个小数目,而且马来西亚是亚太地区仅次于台湾、日本和韩国的第四大进口地。所以,对SilTerra走向的分析,可以具体而微地反映马来西亚或者整个东南亚的半导体发展态势。

  SilTerra作为马来西亚半岛为数不多的半导体晶圆厂,成立于1995年11月,1999年之前,该公司名称叫晶圆科技(Wafer Technology.Sdn. Bhd),生产线设在马来西亚本土的Kulim,销售部则分散在美国加州和台湾新竹。

  SilTerra从一开始建厂就立志要走一条取法乎上的路子,立足于芯片前端的设计与制造。根据2019年官方提供的数据,企业产能为月产46000片8英寸晶圆,重要客户包括Google Nexus 4、LG Optimus G和Amazon Kindle的触控芯片,该公司由Khazanah Nasional控股,本质上是一家国有企业,Khazanah Nasional由号称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的马哈蒂尔一手创建,它是马来西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也是马来西亚政府的战略投资控股公司,马来西亚财政部对其持有100%股权,所以说SilTerra背后有整个国家信用背书和政府财政赋能。

  不过,自2016年以来就不断传出Khazanah Nasional准备抛售Silterra的消息,出于民族企业保护原则,马来西亚财政部首选国内半导体企业接手,但迟迟找不到下家,考虑到Silterra连年亏损的业绩,买主估计需要1.5亿美元的接盘价。从纳吉布时代开始,Silterra的未来越来越明晰,就是从国有化逐渐变得外资化,再加上一年多以来8英寸晶圆产能紧缺的形势愈发严重,SilTerra的出售也进一步提上日程,不过由于该企业由马来财政部控股的特殊背景,富士康能否得愿以偿用SilTerra作为敲门砖,成为鸿海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前哨站尚是未知数。

  和富士康竞买关系的还有觊觎已久的德国X-FAB,另外,马来西亚国内公司DneX出价1.29亿美元,并且出台了较为详尽的国内半导体规划,也拓宽了马来西亚财政部的选择面。

  从后端到前端,马来西亚半导体的转型之难

  四年以来,SilTerra营收状况乏善可陈,在8英寸晶圆价格上涨之前该企业一度苦撑危局,但马来西亚政府一直犹豫不决难以出手的深层次原因,依然是该国自主性的晶圆厂规模数字极为有限。

  集微网查询目前马来西亚国内主要的晶圆生产线 位于Seremban的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150毫米晶圆生产线,产品主要为分立器件(原摩托罗拉厂房改造);

  2 位于Kulim高科技园区的欧司朗光电半导体(OSRAM)150毫米晶圆生产线年开工,产品主要为LED;

  3 位于Penang的欧司朗光电半导体(OSRAM)100毫米晶圆生产线,产品主要为LED;

  如果排除尚在规划中的OSRAM 300毫米生产线之外,马来西亚的芯片制造生产线条,绝大部分属于FDI外资引进,SilTerra则是其中的独苗。

  由此可见,假如SilTerra被外资收购,那么几乎唯一一套自主可控的国产芯片制造生产将归零,这就如同几个月前Arm被英伟达收购时一般,当时英国半导体业内人士哀声一片,Arm的联合创始人Hauser甚至把这件事上升到了国家利益和主权被侵蚀的高度。

  的一篇“马来西亚电子工业的分水岭”引发了该国业内的高度关注。

  在文章中,他首先提到了彭博创新指数(Bloomberg Innovation Index),这个创新指数主要有七个层面来衡量:研发强度,制造增加值,专利活动,生产率,高科技密度,研究集中度和三级效率,马来西亚在60个国家中排名27位,但在生产率方面却仅排到46位。

  Mohamed Zin还提供了一些其他数据作为参照,比如从进出口大势等宏观角度来看,在全球各国的半导体行业中,马来西亚算得上一种“奇异”般的存在,即如果将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表示为出口的百分比,“本地增值”实际上一直停滞在25%到35%之间,虽然电子产品的出口总额一直在逐年急剧攀升,但“本地增值”十几年来却一直徘徊在这个数字之间,未有突破性进展的迹象。

  答案就在该国的半导体行业结构中。芯片前端领域包括了设计、研发和晶圆制造,集中表现在氮化镓或者碳化硅等为材料的“裸片”上,经过测试并进入下一生产阶段,即后端:晶圆切割之后封装,然后将不同的芯片组装到电路板上。虽然半导体产业总体上属于资本密集型,但后端工艺相对来讲对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理解要求相对较低,总之,晶圆厂涉及到的启动成本以及维持成本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生态系统让许多国家的政府激励计划半途夭折。

  马来西亚在1965年《MIDA法案》出台之后的几十年内,总体走的是一条边缘向中心靠拢的路线,即从后端的芯片封装作为突破口,并且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成绩,在全球复杂且宽广的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美国半导体协会SIA在勾勒全球IC版图中,马来半岛也是一块值得占据一章节,如下图的封装环节(即5和6):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马来西亚政府受到新加坡和台湾的刺激,意识到了后端这个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产生高附加值,于是在21世纪初进入到了极具挑战性的半导体制造和设计领域,但20多年过去之后,重点扶植的SilTerra一直无法达到稳定的批量生产,资不抵债,于是从2016年以来,SilTerra成为撤资(divestment)的代名词。作为业界行家,Mohamed Zin针砭时弊,指出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制造和测试未能形成一套有序的“生态”,即如何把设计和制造落地存活并且吸引到稳定的客户。

  从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抛开顺逆差,单纯从进出口货物清单上看,机电产品都是马来西亚进出口中国的大头:

  数据来源:tradeaider

  按照美国半导体协会SIA2019年发布的的数据,东南亚各国的封装测试(OSAT)全球市占率超过四分之一,但在马来西亚就可以占到全球的一成以上。2017年以来,苏州固锝、通富微电以及华天科技纷纷收购马来西亚本地的封测企业,扩大了自身的业务版图,马来半岛的OAST也成为我国半导体后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的SilTerra业绩表现不佳,面临被抛售的命运,但有“国货民族之光”的光环加持,让马来西亚政府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将其外嫁,背后折射出的却是该国半导体制造的短板。政府公告在2017年涉及到半导体的领域曾用“挤压”(squeeze)来形容台湾、新加坡的芯片产业对马来西亚的压力,不可谓不切题。走出封测舒适区的勇气固然令人钦佩,但SilTerra之殇也能反映出产业布局、生态链和地缘政治的紧密关系。也就是说,在短期内,马来西亚作为半导体劳动密集型集散地的面貌不太可能会得到根本改变。(校对/零叁)

  X-Fab和 Soitec将在美国得州围绕碳化硅功率器件展开合作

  机构:2024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12%,达6100亿美元

  机构:欧洲所有的进口PCB有65%来自中国

  恩智浦李晓鹤:进一步加强中国布局,“中国定义”与产业协同

  华润微电子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射频微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

  大富科技拟1亿元受让安徽云塔20%股权 后者专注射频前端芯片领域

  海康威视就加拿大关停令提起诉讼 申请临时禁令后恢复运营

  华工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2.43%-52.03%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马来西亚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出海速递:比亚迪成印尼汽车工业协会成员

出海速递:比亚迪成印尼汽车工业协会成员

  印度尼西亚:比亚迪成为汽车工业协会成员,需重视销售、服务网络、品牌形象建设   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GAIKINDO)官员日前证实,比亚迪汽车印度尼西亚公司正式成为 GAIKINDO成员。2024年7月起,比亚迪将向GAIKINDO上报销售数据。   万隆理工学院(ITB)的汽车专家认为,技术先进、价格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汽车有可能在未来主导印...

吉利李书福:马来西亚汽车供应链成本比中国高30%

吉利李书福:马来西亚汽车供应链成本比中国高30%

  在央视《对话》节目中,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及供应链挑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马来西亚的汽车供应链成本相比中国高出约30%,相较于泰国也高出百分之十几,这一高昂的成本成为制约马来西亚汽车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李书福表示,马来西亚汽车供应链成本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土零部件竞争力的不足。他解释说,马来西亚的汽车零部件大量依赖海外进口,加之...

吉利赋能宝腾新能源转型共建马来西亚汽车新生态

吉利赋能宝腾新能源转型共建马来西亚汽车新生态

  2023年5月7日,马来西亚宝腾成立40周年庆暨X90上市仪式在吉隆坡举行,宝腾推出首款新能源产品,正式开启新能源转型之路。未来,在吉利战略支持下,宝腾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能源产品,双方将共同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共建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生态,助力宝腾成为东盟地区新能源品牌引领者。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马来西亚贸工部长东姑扎夫鲁·阿兹、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

国内市场限制高新技术困境马来西亚工业梦醒

国内市场限制高新技术困境马来西亚工业梦醒

  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机遇的堆砌,对个人来说是如此,对国家来说更是。曾经的马来西亚国力强盛,雄霸世界一方,发展至今,成为发达工业国的梦想已然破灭。   马来西亚曾经的历史可谓是丰富多彩,蕞开始的马来西亚人是由三种人种混合来的,被统称为马来人。曾经的马来西亚由三佛齐人以及马六甲王朝掌控天下,远渡而来的印度人让马来西亚的历史以及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工总与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签合作备忘录

工总与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签合作备忘录

  观点香港网讯:7月31日,香港工业总会与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为加强香港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商贸联系和合作迈出重要的一步。   合作备忘录旨在建立工总及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的合作框架,以支持香港和马来西亚的工业发展,及加深两地工商界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透过在经济、商业、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及其他相关领域作广泛交流及合作,促...

第十三屆馬中企業家大會在海口開幕馬來西亞大型經貿代表團來瓊找商機

第十三屆馬中企業家大會在海口開幕馬來西亞大型經貿代表團來瓊找商機

  人民網海口10月20日電 (記者李學山)10月19日晚,2023東亞商務論壇系列活動——第十三屆馬中企業家大會在海口開幕。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率領該國政商界共110人的代表團與會,覆蓋了化工、貿易、銀行、地產、旅游、汽車銷售、醫療康養、專業服務等諸多領域。   馬中企業家大會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