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境外:海陆丰华人在印尼与马来西亚的开拓史
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中,苏门答腊的棉兰、槟城州的美湖、吉打州的鲁乃,它们的开拓史无不与海陆丰人息息相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槟城的湾岛尾地区也曾有一海丰人聚居的渔村。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棉兰跟槟城州西南角的美湖隔马六甲海峡相望,都有惠州会馆,其主要成员为陆丰城东镇上陈村陈氏福佬移民,海陆丰人居住在沿海,主要从事捕鱼行业。2015年,美湖村村民约1100人,以海陆丰为主的华人就占了72%。
美湖村里的陈姓海陆丰人全属闽南语系。除了陈姓,美湖其他姓氏海陆丰的后裔均表示,他们的祖先是说海陆丰话,即闽南语福佬话。美湖村在槟城也常与海陆丰画上等号。
吉打州华人很少,只有跟槟城州交界的居林镇操惠阳腔客语,距离居林约10公里的鲁乃有上万华人,其中来自陆丰博美大塘村的卢文仪带领的福佬移民举族迁来此地种橡胶,因此独占了五六千人。
马来西亚海陆丰福佬人在祖籍认同上与客语系惠州人互相认同,槟城到吉打一带的惠州组织,有槟城惠州会馆这种容纳了大量原本不是客语系的惠州籍海陆丰福佬人加入,并因此而形成他们对各级客家联合组织的认同参与。
在双溪槟榔,包括海陆丰等地的惠州人,是当地社区开拓及学校发展之主力,如陆丰人彭李胜是新民义校之创立者之一,也有以槟岛为跳板者,深入吉打州及苏门答腊开拓。如双溪打瓦,战前即是李福牵千余海丰同乡开园之处。2023年祖籍广东陆河客家的印尼华人彭云鹏就超越了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新首富。
回望历史,海陆丰先贤们远下南洋,在印尼及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筚路蓝缕、自强不息,为当地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海陆丰人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马来西亚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