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厂房土地信息 > 正文内容

广西深化与东盟交通物流合作助力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新网南宁9月28日电 (黄永辉 许丽颖)9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近年来,广西抢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的历史性机遇,高水平扩大开放合作,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深化与东盟交通物流合作,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今年1月—8月,广西与东盟进出口总额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5%,广西与东盟的开放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图为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壮美广西 开放发展”展区吸引许多观众目光。徐天保 摄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跨境运输能力显著提升

  9月16日,载着4200吨化肥的塞拉利昂籍船舶“金鸿达16”轮从防城港口岸渔澫港区1号泊位驶出,前往柬埔寨七星海国际港口,标志着“中国防城港—柬埔寨七星海国际港口”直航航线首航。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是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广西统筹规划布局面向东盟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快速网、干线网和基础网建设,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不断加速,并取得显著成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目前广西加速推进跨境铁路项目,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提速运行,南宁至崇左铁路建成运营,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将于2023年底建成,以凭祥铁路口岸为枢纽的跨境铁路运输通道加快形成。

  广西跨境公路运输网络亦持续完善,以东兴、友谊关、水口、龙邦公路口岸为枢纽的高速公路通道全面建成。

  图为繁忙的钦州港码头停满正在装卸作业的货轮。陈磊 摄

  同时,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已建成钦州港20万吨级航道、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江海联通工程——平陆运河进入全线动工建设阶段。广西北部湾港开通至东盟国家航线条,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

  此外,广西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空中运输通道,南宁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基本实现东盟国家全覆盖,东盟货运航线占航线总数的一半以上。

  深化陆海双向开放 跨境物流高速增长

  9月14日凌晨,装载着铁罐等货物的中越快速通关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出发,开往越南安员站。今年9月以来,中越边境的凭祥铁路口岸进出境货物共计1.2万吨,环比增长53.3%。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往来增加,跨境货物运输品类也越来越多,经凭祥铁路口岸进出口的货物品类达620余种。

  目前,南宁至河内的中越快速通关班列均实现南宁至凭祥线个小时以内,至越南同登蕞快5个小时,至越南安员蕞快14.5个小时,实现货物“当天开车、当天到达越南安员、当天完成清关提货”。

  图为国铁凭祥口岸物流中心正面吊正在为客户选配箱源装货出境。刘雅琴 摄

  表里相合,此呼彼应。近年来,随着跨境物流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广西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整合港口、铁路、航空等资源,大力培育跨境物流运输体系,着力打造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初步打造形成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中国—中南半岛跨境公路班车等多种物流组织模式,推动通道跨境物流规模持续高速增长,通道运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今年1月—8月,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达6107列,班列线省(区、市),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效应日益凸显。

  跨境陆路运输规模持续扩大,广西相继建成通车5条跨境高速公路,在建2条抵边铁路,常态化开行广西至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境公路班车和中越跨境班列,构建起以跨境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公铁联运国际物流体系,有力拓展中国—东盟物流合作发展新空间。

  智慧口岸加快建设 通关效率全国领先

  “当前,越南和中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我们接到的跨境货运订单量增长很快,期盼智慧口岸早日建成,为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越南3D开发投资股份公司董事长周氏芳容在接受采访时说。

  9月15日,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在广西凭祥市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双方将合作建设智能跨境货运专用通道,实现货物24小时全天候智能通关。到2024年建成投入运营后,友谊关—友谊口岸蕞大通关能力将翻番。

  9月4日—7日,峒中公路口岸、龙邦公路口岸、友谊关公路口岸扩大开放先后通过国家验收。广西形成以友谊关、东兴、峒中、龙邦口岸为主通道,多个专业化通道相结合的跨境口岸枢纽体系,实现南宁至越南河内货物24小时运抵,至越南边境4省12小时运抵。

  图为满载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驶出钦州港东站。陈磊 摄

  随着边境口岸快速发展,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提升,为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重要保障。

  经贸合作提速升级 产业集聚持续增强

  深化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是基础,产业发展是根本。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面向东盟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加快打造高品质陆海联动经济走廊。

  图为建设中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周军 摄

  目前,以东盟为主要市场、以广西为基地的汽车、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初步形成。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两国双园”、中泰(崇左)产业园等一批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合作园区正加快建设步伐。(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马来西亚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品牌安徽•对话企业家】荣电集团:小家电挺进国际“大市场”

【品牌安徽•对话企业家】荣电集团:小家电挺进国际“大市场”

  空气炸锅、养生壶、电火锅……相较于传统大家电,这些功能细化的小家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而在家电产业大省安徽,智能家电、智能家居也日益成为撬动产业链增长的新动力。   二十年,从一家单纯的小家电公司,发展为中国家电及电子商务领域领军企业,实现品牌“出海”,荣电集团是怎么做到的?本期《品牌安徽》栏目专访荣电集团总裁夏俊生,听他分享小家电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突围...

两国大使齐点赞中马“两国双园”成为国际产能合作标杆

两国大使齐点赞中马“两国双园”成为国际产能合作标杆

  无论是政局变化还是疫情激荡,面对新形势,合作依然是中马两国关系的主流。特别是作为中马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以下简称马中关丹园)这一“两国双园”项目,始终向前发展,为中马两国合作逆势前行提供强劲动力。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道,近年来,中马各领域合作蓬勃发...

中国—东盟携手20载命运与共创未来

中国—东盟携手20载命运与共创未来

  邕江之滨,朱槿花下。金秋的绿城南宁,草木葱郁,万物并秀。   承载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共赢梦想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将于9月16日至19日在南宁举行。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将站在新起点上共商合作大计,推动双边合作迈上更高台阶。   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增进交流……20年来,东博会构建了中国与东盟在多个领域的协调合作机制,11国携手...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案例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案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案例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外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国际园区。在中马两国政府大力支持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探索和积极实践,也是中国—...

中马“两国双园”十载携手共建跨境产业链

中马“两国双园”十载携手共建跨境产业链

  【中马“两国双园”十载携手共建跨境产业链】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15日提供的信息显示,该集团旗下北部湾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近期获颁发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马中关丹产业园)《公共设施电力经营许可证》牌照,成为马头部家运营区域电网的外资公司。这是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生动写照。2012年4月1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以下简称中马钦州产业园)在北部湾畔启...

乘风出海东盟整车出口展现向海经贸合作“新作为”

乘风出海东盟整车出口展现向海经贸合作“新作为”

  7月25日,中马投控投资入股的帝亚一维“小维”新能源汽车出口东盟仪式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来西亚创新企业产业园举办。钦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管委副主任钟恒钦出席宣布发车,中马投控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梁君和帝亚一维公司副总裁王上铭在仪式上致辞。   2018年,中马投控积极实施向海产业投资发展战略,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帝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