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到底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厂房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完善,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被淘汰,如何从制造大国,发展为制造强国,是每一位制造业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厂房作为企业生产的载体,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产品创新以及人才招引。
我们都知道中国土地辽阔,地形多样,但是中国真正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究竟如何呢?我国土地面积世界第三,是土地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小国,因为人均面积不到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从资源类型来看,山地占比蕞大(33%),之后依次为高原(26%),平地(19%),丘陵(10%),平原(12%),可供人类生产生活开发建设的土地资源较少。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农用地占比67.26%,建设用地占比3.97%(其中城镇及工矿用地占81.48%),未利用地占比28.77%。建设用地资源的匮乏可见一斑。
产业用地新常态下,“增量提质、存量提效、无中生有、腾龙换鸟”的供给侧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一方面,产业空间不足影响了城市营商环境、制约产业发展,土地必须高效集约利用的倒逼压力日益显现,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产业业态的变化使得工业用地、产业空间的利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无论北上广深还是二三线城市,“退二优二,重回制造业”的认知和呼声越来越明显,疫情更是加快这一趋势,也算是塞翁失马,大难后福。
从中央到政府一直紧绷的“地盘”之弦依然出台大量工业用地集约创新新政,不论是“先租后让,达产出让”的利好政策,还是“税收、产值”的双向门槛,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再不上车就晚了。以下我国各地市部分政策整理(见表2)。
从“中国制造2025”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报国、实业兴邦高调推进,中国制造业“大块头有大智慧”,含金量整体提升。大批优秀的高精尖企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当前形势,未来企业将实现园区化管理。并且,政府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阶段提前入驻园区,抓住风口,走在时代前沿,落定优质区位,享受头部波发展红利。
从厂房本身来说,对企业生产而言,自有厂房具有更大程度的控制力度,较强的管控能力,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和自身的需求灵活对厂房进行改造和利用,对厂房进行直接的控制和管理。
其次,低成本优势。长期使用时,自有厂房成本远低于租赁厂房。从长期生产发展角度,自有厂房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厂房的租金因为各个地区的产业升级变得越来越高,以宁海为例,厂房租赁市场价格在8元/㎡·月,2000平的标准厂房每年则需要将近20万元的租金,那么租赁50年则为1000万元人民币,企业辛辛苦苦赚的钱全部给了房东,自己却一无所获。而如果是自有厂房,成本降低将近一半,独立产权,首付仅需3成,可按揭,极大撬动杠杆的同时还实实在在拥有了自己的一套厂房。后期在市场上流通或者拿出部分出租,都是不错的收益。
第三,税收和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拥有自有厂房,能够带来税收方面的优势,因为在建筑设施和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和折旧能够减少企业应该支付的税额,同时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税务优惠。自有厂房还可以给企业带来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企业没有一个稳定的生产场所,经常搬家,不仅影响生产计划,而且搬家的费用很高,有重型机械的企业搬次家,一辆中等价位的车就没了。当企业拥有自己的厂房时,能够给顾客一种持续、长久和稳定的商业运作形象,使得客户感到企业的产品是稳定且可依赖的,进一步帮助企业扩展业务需求。
从厂房附加值的角度来看,其特性价值逐渐凸显。品牌房开建设运营的产业园,以产业作为依托,以地产作为载体,实现土地整体的开发运营。这种经营模式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包括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土地一级二级开发及后期运营服务,一方面直接决定了产业地产开发周期更长、专业跨度更大,更稳定。另一方面,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导入、产业服务贯穿整个项目运营,产业的构筑成为激发新城活力的核心要务,产业地产项目有普通地产项目不可比拟的强大背书,建成后也会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包括万达、富力等大开发商在内的国内top20的房地产商,有一半以上涉足于产业地产,并成立专门的市场研发部门涉足产业园区运营等领域,新型朝阳产业崛起势不可挡。大多数投资者也正是看准了这一未来趋势,结合产业地产的高盈利性和低投入门槛的特点纷纷转移投资重心。从2010年至今的数据来看,产业地产综合收益远高于普通地产甚至超过20%,这表明产业地产的时代则已经来临。
在满足企业基础的生产工作的同时,产业园区拥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聚焦产业客户,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产业服务平台,带动企业共创共享,从而促进产业优化和城市价值更新。
那么,一个优质的厂房应该是什么样的?首先它要有独立产权,可以按揭,不会让企业有太大资金压力。其次交通便利,临近高速口,出入方便。还要产业定位清晰,园区产业聚集,有良好的生产氛围。户型的合理性也不能忽略,大跨距高承重,户型利用率高。蕞不能忽视的,是园区的产业运营服务,从签约前到入园后的每个步骤都有专业团队为企业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本文由马来西亚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