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渤泥国到文莱国华人血脉在这里生生不息
东南亚小国文莱国的前身形成于公元500年前后;元末明初时期,华人称之为渤泥国;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和福建移民黄森屏率领的华人势力联合组建而成了新的文莱国,后来的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
古代渤泥国的版图要远远大于现在的文莱国
渤泥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古代小国,也称“勃泥”或“浡尼”。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区,即今日文莱达鲁萨兰国,其含义为“生活在和平之邦的海上贸易者”。它是一个神秘的热带王国,自然风光优美,资源丰富。
黄森屏(1342-1412年),初名元寿,字昌年,号熙春。中国福建泉州鲤城区熙春铺市曹巷竹西黄良辅长子,汉族。元末明初从军,明军将领,文莱国创始人之一。文莱文写作ONG SUM PING。明洪武八年时,任鹤庆守备,后升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并在腾冲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头部城。
因黄元寿在中国南海森屏滩剿寇抗倭功勋卓著,明洪武帝朱元璋,特赐名为黄森屏作为出使婆罗洲(苏里曼丹)使者的名字。黄森屏率领整个家族及邻居数千人经西南部缅甸航海南渡抵达婆罗洲(即现在的加里曼丹岛)。他们在东加里曼丹的一条大河河口登陆,精疲力竭之时发生了船难,有的折断了手臂。后来迁至的番人因此称此河为支那巴唐岸河(Kinabatangan),即 中国人断手之意河。
黄森屏和华人同胞在断手河流域努力,力量迅速发展,声威远震。番人用他们的习惯称呼称黄森屏为“拉阇”,也就是王的意思,而华人则按中国的叫法称之为“总兵”,可见黄森屏在东加里曼丹岛建立了独立的华人政权,这个政权保有足以威慑敌人的强大的军事力量。
当时在断手河偏北的地区是国力衰微的渤泥国,南受印尼的控制,经常被要求向其进贡,东则常受菲律宾南部苏禄苏丹国不时的侵扰。新即位的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Sultan Muhammad Shah)向黄森屏率领的华人力量求援。马合谟沙把女儿嫁给了黄森屏,赠与黄森屏“Maharaja Lela(麻那惹加那,约相当于中国小说中常见的“并肩王”)”的称号;马合谟沙还让自己的弟弟艾哈迈德(Ahmad)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赠给她Puteri Kinabatangan(来自中国断手河的公主)的称号,两个政权因统治者之间的婚姻关系结成了紧密的同盟。在黄森屏和华人军队的奋战之下,苏禄入侵被遏制,渤泥国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此前的1370年,中国明朝太祖皇帝派使臣辗转从印尼到达渤泥,渤泥始见明朝的强大国力,这也进一步巩固了渤泥国与黄森屏华人政权的同盟。此后的三十年时间中,两股力量由于领导人的结盟得到迅速发展。华人由东部的断手河流域向北部沿海发展,相继建立了中国城、中国镇等城市,即今天马来西亚东部的大城市哥打支那巴卢和支那鲁特等城。
1402年,苏丹马合谟沙去世,儿子阿布杜·马吉德·哈桑(ABDUL MAJID HASAN)继位,由黄森屏和马合谟沙的哥哥特曼贡亲王(Pengiran Temenggong)监国摄政,所以文莱史一般不把哈桑当成第二世苏丹。1406年阿布杜·马吉德·哈桑去世后,有两年大空位期。在这两年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政治斗争,蕞后倾向于黄森屏的艾哈迈德(Ahmad)压倒特曼贡亲王继位,成为渤泥史上的第二世苏丹,黄森屏在渤泥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南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黄森屏一直未忘记祖国,对明朝的认同感也不断增强。1412年,黄森屏留下自己的妹妹黄元丽镇守渤泥,自己以渤泥“Maharaja Lela”的称号亲率150多名亲威、部下回到中国朝见进贡,《明史》中称之为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明永乐成祖皇帝朱棣非常高兴,特意下旨令使团进京沿途的每个府县都要设宴招待,让他们得以亲见家乡的变化。但年事已高的黄森屏已无精力经受沿路的舟车劳顿,也无法承受回到家乡之后的巨大喜悦,这年的十月在抵达南京后于1412年12月因旅途颠簸劳累过度瘁然而逝,享年七十一岁。去世之前他向明成祖提出三个要求:一是 “境土悉属职方”的,将渤泥和断手河流域的土地,归入中华版图;二是“乞封国之后山为一方镇”,请加封东南亚的蕞高山(名基那巴卢山,意为中国寡妇山,现属于马来西亚沙巴州)为渤泥国的镇山,并赐以美名,永镇南洋大地;三是“托体魄于中华”,允许自己安葬于中国。明成祖在今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乌龟山地方为其立墓,以王礼赐葬。立他的儿子遐旺黄克孙(AWNG)为渤泥新王;赐渤泥国后山“长宁镇国山”之名,并亲撰碑文,命太监张谦等人南下刻石立碑。
渤泥国王墓,位于南京市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乌龟山,是中国现存仅有的两处国外帝王墓之一。
1408年,渤泥新王遐旺在太监张谦、行人周航等人的护送下回国。张谦等人到基那巴卢山下刻石立碑,还专门到爪哇传达了永乐皇帝的诏命:不得再向渤泥国要求进贡。张谦、周行一行镇守渤泥一年之后归国。回到渤泥的遐旺黄克孙仍继承了黄森屏在渤泥的固有地位和影响,一直控制住渤泥的政局,当地华人仍称他为“总兵”。黄森屏的妻子李惠娘去世后葬在长宁镇国山,此山因此被当地番人称为“中国寡妇山”。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和第二世苏丹艾哈迈德(Ahmad)育有一女黄桂姑,嫁与沙里夫阿里(Sharif Ali),他并不是文莱本国人,而是从麦加来的阿拉伯人。1425年第二世苏丹艾哈迈德(Ahmad)去世,由沙里夫阿里继位为文莱第三世苏丹,此后世世相传到今苏丹博尔基亚,已历二十六世。黄森屏一系对内尽力辅助苏丹,对华人则称以渤泥国王,直到万历年间,相沿不改。
明中期(郑和以后),中国力量从南洋退出,渤泥不再进贡。欧洲殖民者东来以后,渤泥与中国的关系完全阻断,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国号也改为文莱国。黄氏一族逐渐伊斯兰化、马来化,退出了文莱政坛。但民间一直有王室奉黄森屏为始祖的说法在流传,文莱王室也在不同场合给黄森屏以“极为正面”的评价,并将其列入《文莱王室世系图》中。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有黄森屏路,王室博物馆中有黄森屏的遗物,黄森屏儿子遐旺黄克孙的墓地也一直得到王室的看护和修葺。二十世纪初,文莱仿效西方创制国旗时,还特意在国旗中加上两道斜杠以纪念开国的两位亲王,其中一条指的就是黄森屏。
截至2016年底,文莱总人口为42万,其中华人大概5万,约占12%。
据汶莱旅游局发布的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通过汶莱国际机场抵达的国际游客总人数与2016年相比,同比增长了18.3%。其中,2017年前往汶莱进行休闲和度假的游客蕞大市场是中国。
视频实拍恒河岸边的印度民俗画卷。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
这是一部反映泰国人妖的纪录片,记录了几个泰国变性女艺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们的内心世界。金东妮人妖秀是泰国曼谷著名的人妖秀场之一,主要节目为具有东方文化的歌舞表演,歌曲主要是中文歌和韩文歌,人妖艺人长得妖娆多姿、漂亮又性感,游客以中国人主...
周深演唱日本著名动画片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主题曲中文版《亲爱的旅人啊》,超级好听,赶紧来欣赏欣赏吧!周深声音温柔而空灵,与影片美好的意境相辅相成,和日语版相比,更有一种灵动欲仙的意境,令听者油然而生感动之情,堪称绝唱。
关于日本天皇的祖先,在日本流传着一个传说:天照大神的曾孙有一对兄弟,哥哥海幸彦擅长钓鱼;而弟弟山幸彦擅长捕猎。一天,兄弟交换了猎具分别去了对方的猎场,弟弟却把钓钩弄丢了。哥哥得知后怒不可竭,让弟弟去海中找回原物。山幸彦来到海边,望着茫茫的大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瓜达尔港开航仪式时说,“今天标志着新时代的黎明”。瓜达尔港(英语:Gwadar Port)是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瓜德尔城南部,为深水不冻港。中国政府应穆沙拉夫总统的请求为该港口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
手机网站制作·移动网站建设和推广
版权声明:本文由马来西亚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