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的棕地治理(2)
过去20多年来,伴随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由制造业带来的的环境问题也浮出水面:空气、水和土地都被污染了。但政府和公众对棕地的关注度还是不够高。与美国污染企业必须承担棕地的修复费用相比,马来西亚的企业和公司和中国一样,在法律上并没有清理棕地的义务。马来西亚玛拉科技大学的助理副校长苏海米博士指出,这是由于公众、服务机构和管理者等缺乏意识,从而导致特定立法的缺失。
近些年,马来西亚环境局通过了几个涉及棕地问题的提案,蕞新提案还参考了近年召开的棕地会议上提出的三个指南文件,即《污染地块评估和报告指南》、《污染地块修复指南》和《污染地块规划和管理指南》。但是,这些指南目前尚不具备强制性的约束力,只能靠当事企业机构自愿遵守。苏海米博士希望,环境局的提案能在马来西亚“第十大马计划”中成为正式法规。
棕色地块研究专家巴拉穆鲁甘博士指出,在棕地上建起了建筑物之后,再采取补救措施是代价高昂的,虽然短期内难以察觉危险存在,但无疑对生活在其中人们的健康是有影响的。
棕地的修复工作虽然在马来西亚经常遇阻,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功。苏海米博士曾在《工程师》杂志上,重点介绍了废矿区、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案例。
马来西亚霹雳州、雪兰莪州和柔佛州有大量的锡矿渣。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锡矿开采,留下了占地11.37万公顷的废矿区,大量有毒金属如铅、镍、锌等,使这些废矿区在地产交易市场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无人问津。经过各方努力,如今11%的废矿区已经开始修复和开发。昔日的棕地上,已经建成了居民区、娱乐区、农场、果园和高尔夫球场。
一个典型案例是首都吉隆坡市的铁河废矿区,被改造成一个人气很旺的高尔夫球场和娱乐场所。
全马来西亚约有230个垃圾填埋场,每个占地20~150公顷。不再使用的垃圾填埋场大多被废弃了,也没怎么进行处理。2001年,随着马来西亚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情况才为公众所知。政府正在努力将垃圾填埋场改造为居民区和娱乐区。例如,吉隆坡周边的武吉加里尔居民区和马六甲州的野新公园,就是在以前的填埋场上建成的。然而,公众仍然对这些地块的长期安全性心怀忧虑,担心健康受损。
土壤被污染,会殃及地下水的水质。因为降雨通过土壤的垂直过滤转化成地下水,这个过程容易受到被污染土壤的“毒害”。上个世纪,马来西亚对地下水保护不力,当局更看重地表水源保护。1998年的大旱使雪兰莪和吉隆坡遭遇水危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凸显出来。此后,马来西亚当局才开始重视地下水的保护。1997年,该国环保部门发起了一项全国性的监测行动,头部阶段在马来半岛47个棕色地块上打了79口监测井进行监测,第二阶段在东部的沙巴州和沙捞越州设置监测网络,2002年这些任务已经完成。这种监测对马来西亚政府监测严重污染地区的工作大有裨益。
越南经济在东南亚国家中相对落后,旅游业、制造业和农业渔业是主要产业。近年来,越南的经济飞速发展,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也日趋严重。据越南相关资料介绍,该国目前有300余个工业区,70%的工业区尚没有废水处理设备,90%的生产性企业将废料直接丢在垃圾场,给越南留下了大量的棕地。
除了制造业造成的土地污染,越南还有一处不堪回首的“旧伤”,就是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喷洒的橙剂。橙剂是美军为对抗丛林中神出鬼没的越共军队专门制造的落叶剂,因封装在210升的橙色圆桶中而得名,其功效是造成树叶、草叶脱落。越战虽已经结束40年,但是橙剂残留物中的二恶英仍在持续毒害越南的环境和人民。
为了消除橙剂造成的土地污染,今年5月8日,越南和美国的科学家在河内举行研讨会,讨论使用“核内热脱附(IPTD)”技术治理受橙剂污染的土壤。一位美国专家在会上表示,作为美国国际发展署与越南国防部合作项目的一部分,IPTD技术将应用于清理岘港机场地区受橙剂污染的区域。
IPTD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在欧美及亚洲部分地区有成功应用实例的技术,可以用来清理危险废弃物。美国国际发展署副司长唐纳德?斯坦伯格表示,在岘港机场地区应用IPTD技术进行清理过程中,将会执行十分严格且谨慎的操作流程,以保证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的安全。
东南亚学术界对“毒地”改造已有较普遍的共识,那就是为提高棕地的开发规模,政府必须在财政、税收上为开发商提供优惠,这样才能激励开发商积极参与。
目前,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上,棕色地块供过于求,主要还是政策倾斜不够,开发成本太高。但大面积棕地的改造开发,除了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还有助于消除环境危险,清除“邻居们的眼中钉”,提升社区健康指数。
总之,棕地的治理恢复能为政府和民众带来双赢,但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共筑品牌辉煌
刘江红:推动北京文化创新 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理响中国】要让干部真干起来!
工博会:一场向“新”提“质”的精彩盛会
北京慢行系统再升级,绿色出行成风尚
迈上4万亿,奏响拾级而上“京”彩乐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马来西亚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